近日随着中高考的临近,我们中心接待前来求助的考生和家长日益增多。
家长和考生们期待咨询师有神奇招数能帮到他们。在交流中,得知考生们主要表现有考前焦虑、失眠、没有食欲、散漫、学不进去、时间管理失控等现象。
那么作为咨询师在时间这么紧张的前提下,要做到哪些方面才能帮到考生们呢?作为考生与家长要做到哪些方面是有利于考生呢?
我们知道很多考生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是很专注的,并且学习的节奏性把握很好,作息时间规律,心态是稳定的,这是最好的考前状态。要调整到这样的状态,我个人的建议是起码在半年前要进行咨询方面的工作。但到了临考前10天半月的时间了,极少能有这么充裕的时间来做这个工作。那考生在考前出现了上述现象怎么办呢?咨询师该如何与考试、家长交流呢?
关注在考生的状态和问题上,咨询师使用焦点短程、问题导向咨询的方式进行交流,使考生的心态稳定下来,提升他参与考试的积极性与冲动,训练深呼吸提高专注力。通过强化焦虑而让焦虑的程度下降,不要试图使用放松的方式,因为对焦虑程度高的人,短期训练放松很难达到效果,强化焦虑反而容易降低焦虑程度。强化焦虑的方式降低焦虑在短期内效果明显,长期难以保持有效。这样也可以让考生的失眠得以改善,因为大多数考生的失眠是短期的,可以使用很多考生在以前没有使用过的助眠方法,譬如:睡前泡脚、数羊等,但不要睡前喝牛奶。提高了专注力可以使焦虑、失眠、学不进去等现象得到改善。其次是时间管理上要做到与考试的时间接轨,请考生制定作息时间,家长促进考生遵照计划执行。这里一点就是咨询师要和家长把促进与指导的不同解释清楚。很多家长在促进与指导上分不清,在促进与放手上分不清。
还有一点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就是考试的应对技巧。在这个时候学习一个新的技巧容易,但熟练使用还是有难度的,也会增加对是不是能熟练使用新技巧的焦虑。我个人建议,这个时候要根据考生目前现有的资源,他所会的技巧,他个人对考试经验的总结,由咨询师协助考生整理出来,使考生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考试。切记,不要过于相信他人的经验,而忽略了自己的资源,要相信自己。
上述是咨询师与考生的交流。现在的中高考是整个家庭的大事,家长的情绪也是很重要的。家长必须要稳下来,已经催促了11年了,这最后的阶段,催促对考生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不是很大,甚至可能是负向的作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会说不如会听。能理解就理解,理解不了不要勉强自己去理解,避免理解偏差造成误会,引起关系的紧张。最考验家长的就是耐心,在这时候好像是屏住了呼吸一样的紧张,这是比较忌讳的。我们不流露出情绪,不代表没有情绪,情绪只要有,就装不了,一定会有所表达的。所以,家长要先稳住自己的心态,带给考生一个安稳的状态。
我们在做咨询的时候,考生与家长可能会一堆的问题都提出来,希望一下子都得到解决。而咨询师要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不要被考生和家长的情绪感染,问题要一个一个来,欲速则不达呀。越是一个一个的问题澄清解决,越是有利于考生和家长掌握技巧和方法。胡子眉毛一把抓,会造成主次不分,引起考生和家长的混乱,加强他们的负面情绪。鼓励的话语不可过多,因为鼓励的话语是空洞的,也会带来压力。
临近中高考的心理辅导对咨询师来说需要使用些个人的经验来指导和建议,因为这个辅导需要的是短期效果,这要和考生与家长说清楚。